網頁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難以啟齒的心事----之四----施與受

◆夏潤琴 


      她經常會為自己的一些所謂善意的行為而感到慚愧不安。

      當我們施與別人一些小恩小惠,覺得自己幫助了人,算是做了件好事。因為自己有能力,可以把剩餘的用不著的獻出來。這樣的預設,已經把自己放在強者的位置,受者是欠缺不足的。站在受者的立場,得到援助,值得慶幸, 但同時亦感到難堪,因為這意味著自己處於弱勢,低人一等。

      她見到身邊有些人時常抱怨,對別人怎麼樣的好,不斷地付出,卻遭對方冷淡疏遠。其實他們不知道,長期接受別人的好處,而自己又沒有能力回報,有時寧願拒絕。所以施予時要懂得適可而止,要心存感激,因為這機會是他人給予的,也不要以為別人一定會欣然接受。

      她有次在地鐵見到一位撐著拐杖的老人家步履蹣跚地掙扎著上自動扶梯,好心地想扶他一把。便問他需不需要幫忙,沒想到話還未說完,那老人很不客氣的叫她先走。她討了個沒趣,卻領會到施和受的不平等,不是每個人都樂意接受幫助。

      又有一次亦是在地鐵站,一位失明女士要求幫助被領到前一點的車卡上車,她好心地帶她往前走。因為人多,她們走在月臺比較外側的位置,那女士的手扙觸到月臺邊沿突起的坑紋, 很生氣地責備她說怎能讓她走在那麼靠邊的位置,太不安全了。聽罷她羞愧得無地自容,匆匆把她引入車廂找個座位,便急急腳逃到遠遠的另一節車廂內。這次的教訓是幫忙要得其法,千萬不要以為幫了人就是做了件好事。
(未完、五之四)


(MM)
                                                          

Monk Muk 人間總有参差,有強弱,須要互通有無,互補不足與盈餘,明白施與受,時有變易,保持心態平衡,施受無分高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