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潤琴
她從九樓的窗台看下去 , 只見公園裡的樹被風吹得搖頭擺腦 , 無由地教她想到電影《 魔戒三部曲》中的樹妖 , 看得她滿心歡喜 。 她喜歡一切和大自然有關的事物 , 總能夠把她一顆煩躁不安的心安撫下來 。 她覺得自己可以一直這樣坐著 , 坐到成為一塊化石 。 天色漸漸暗下來 , 遠方有燈 , 一點一點亮起 , 倒映在河裡 , 比岸上的更為璀璨 。 這樣尋常的風景 , 卻讓她留戀不已 。
門外的聲音把她的注意力移回室內 , 酒店房間的佈置極為簡潔 , 白色的牆 , 牀 、 電視 、沙發和茶几 。 她喜歡處身酒店的感覺 , 好像不須負責 , 隨時都可以撒手 , 說離開就離開 。 生活裡太多的牽絆和責任 , 教人難以輕快起來 。 在這兒她沒有身份 , 沒有名字 , 只是一個個體 , 這難得的時機 , 她要好好把握 。 愛人 , 被愛 , 嬌縱 , 放肆以及無所忌憚的感覺 , 她都想一一親身去體驗 。
原來比想像中更容易和美好 。
就如一枚乾花浸泡在水中便自然地把花瓣舒張 , 冰塊在日照下溶解 , 無須刻意 , 毫不費力 。 只要有人懂得 , 只要願意接納 。 她感到自己在對方的目光下卸下一切包袱 , 抖落滿身塵埃 , 還原到最原始的本相 。 如此純粹和潔淨 , 她幾乎感動得要哭 ,因為發覺自己能夠這麼好。 這份感覺她遺忘已久 ,尋常生活裡的種種瑣事和煩惱 , 把她打造成一個苦澀而冷硬的女子 。 她以為 自己再也無法感動 , 無法接受任何的美意 。 原來在層層的武裝下 , 還是有一顆柔軟的心 。
在此小小的空間裡 , 她安心地打開自己 , 知道自己是被寵愛 , 被珍惜的 , 不會受到傷害 。 也把心底藏著最隱蔽最珍貴的毫不保留地交出來 , 因為不知道過了這刻 , 還會不會有同樣的機會 。 在時間的河流裡 , 在茫茫的人海中 , 能夠遇上 , 稍作停留 ,分享彼此為對方展示的風景 , 或許以後再也不會相見 。
他們互相靠近 , 擁抱 , 努力把彼此之間的距離去掉 , 希望身體貼近了 , 心就可以更接近 。 生命中種種的傷痛或許可因此而減輕 。 因為這些傷痛難以被覺察 , 不能言說 , 只可以暴烈的行動來展示 。 在感覺痛的同時亦感到慾望的紓緩 , 她想像中的快樂 , 正正如是 。 她相信所有的快樂都要付出代價 ,否則就不能真正體會到這快樂的滋味 。 有時她甚至覺得所有的情緒去到極致 , 其實只有一種心動的感覺 。 所以一切的宗教或精神上的修行都教人要不動心 。 但在此刻 , 她心動如水 , 毫不知節制 。 這麼強烈的反應把自己也嚇了一驚 。 那麼強烈讓人無法分辨是非善惡 , 只能順著心的流動 。 或許這才是感情的真相 , 脫離了外在的規範 , 不分好壞 , 沒有對錯 。 在這短暫的時刻 , 封閉的空間 , 一切世俗的戒律規條被鎖在門外 , 她把心中所有的不安 、 疑慮 、恐懼暫時放下 , 像盛放的花一般毫不羞恥地展覽自己 , 既討好了別人又滿足了自己 。 她知道自己將要為這片刻的沉溺付出代價 , 但已經無法計較 , 亦沒有選擇 。
她從不敢奢求幸福 , 有一剎那她卻幾乎以為自己是幸福的 , 因為無所求 , 沒有冀盼 。 好像走到世界盡頭 , 終於可以停下來 。 如果可以 , 只想帶著這感覺入睡 , 盡量把它延續下去 。 因為很清楚醒來後自己將枯萎 , 憔悴不堪 。 還要重新面對外面紛亂喧嘩的世界 。 無論多麼不願意和不捨 , 也只能默默地收拾行李和心情 , 道別 , 然後以十分決絕的姿態離去 。 這以後 , 除了記憶 , 一切不留痕跡 。
她又再成為別人眼中那個枯燥乏味 、 無情無趣的女子 。 沒有人相信她曾有過那麼美麗動人的時刻 。
去了 , 幻想和水 。
作者註:本篇題目是亦舒早年在《西點》雜誌一篇小說的題目,我十分喜歡,在此借用。
此文曾刋載於《香港文學》總第 264 期 2006 年 12 月 1 日
﹙MM﹚
Candaces Chung 讀到好文章,美麗的文字,我就歡喜。這裡真是快樂的角落。
The Thumb 肯肯說好心急等夏潤琴的作品,我惟有先斬後奏,請夏潤琴見諒。在此誠意向你約稿。--﹙M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