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冰
本書的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川端康成小說《伊豆舞孃》中所描述美麗的伊豆。2003年,加藤嘉一十八歲,在SARS(香港人的夢魘)高峰時隻身來華。據他所說,當時他不懂中文,沒有中國朋友,也不帶人民幣,是以「三無」狀態開始在北京生活的。正因為「對中國一無所知,沒有理解,沒有誤解,就像一張白紙」(內地版自序《我不是間諜》),對中國人而言,在釣魚台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的2012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的看法仍是一塊礪石。
這個日本年輕人來華後,先在「人大附中」唸了一年書,再考上北京大學修讀國際關係,2010年已獲取碩士學位。其間,他在中、日兩國不斷接受媒體訪談及發表文章,並結集出版了多本書,而《中國,我誤解你了嗎?》就是其中一本。
透過本書,可以看到一個日本年輕人觀察中國時的冷靜與睿智,更重要的是──謙卑。
本書分兩部分:一是「我看中國人」,二是「我看中國社會」,共收錄十五篇文章。透過加藤嘉一深刻的觀察、敏銳的見解,加上對中、日兩國文化的比較,他的分析雖然談不上獨具慧眼,但值得迷醉於自以為「崛起」的中國人深思。
本書其中羅列了不少乏味的數據,但因為他的觀察源於生活,源於他百分之百日本年輕人的背景,思維較純樸,價值觀較少滲入雜質,讀來也很有趣。
加藤嘉一比較中、日兩國年輕人拍拖行為的差異,談到中國情侶在公共場所表現得大膽開放,是他「無法模仿」的。中國人太溺愛子女,以致在地鐵車廂中調皮搗蛋也不會制止,甚至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這種現象,在日本是不可能出現的。至於中國人在公共場所有不守公德,愛高聲談話,愛插隊,愛闖紅燈……他指出是因為「中國人將公共場所視為可以分享的空間,是弱肉強食的舞台」,於是在公共場所的行為便毫無顧忌。(頁15)他分析歐美因為有基督教信仰,人們遵從上帝話語和指令,除了少數例外,西方人在公共場所都會遵守秩序。至於日本,因為有「世間樣」(即「尊重社會先生」,「社會至上」)的約束,要求每一個人服從整個社會的秩序,潛移默化下,人們都自覺地服從這種規範和標準。(頁62-63)看來,中國人不重公德,可能正是因為中國人欠缺宗教薰陶、社會約束或道德感召。近百年前,梁啟超已大聲疾呼國人要有公德,但至今這個「最講道德的民族」,仍是將公德心棄之如敝屣!
未到中國前,加藤嘉一「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是一個「單一」的國家,生活多年後,他才了解到中國充滿多元化和多樣性,無論經濟水平、生活方式、語言和價值觀,地區與地區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他說:「我從沒有想到自己的判斷與現實之間會有這麼巨大的鴻溝」,「只有親身接觸之後才能對事物作出判斷」(頁75)。談到中國是否「自由」,人盡皆知中國媒體受政府嚴格監督,但地方媒體(以都市報或地方報為主)已有「一定的空間披露社會上的種種灰色現象」(頁86),加上中國的網絡環境發展一日千里,網絡媒體和網絡民意的崛起,給傳統媒體帶來衝擊(頁153),他希望這種多元化的趨勢可以「逐步促進和健全民主化的過程。」(頁86)然而,網絡媒體(只要不涉及政治,中共當局不會直接取締)有其無須負責、放任與非理性的一面,中國網民無疑數以億計,但在這龐大而驚人的數量背後,有多少言論又是理性和經過獨立思考而發的呢?
對中國總是一再迫日本反省歷史這個問題,加藤嘉一認為「政府沒有權力左右本國公民的歷史認識,更沒有權力左右他國公民的歷史認識」,任何國家總有人了解歷史,也有人不了解歷史;總有人認為歷史需要反思,也有人認為歷史並不需要反思;總有人勇於面對歷史,也有人處心積慮地篡改歷史。他指出日本人的二戰觀是:大部分日本人不認為日本在二戰中輸給了中國人,是輸給了美國人;日本人無疑是戰爭的參與者,但因為美國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所以日本人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頁155)日本人這種「兩難」境地,跟中國人認為日本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中國飽受日本侵略、蹂躪,經過八年抗戰,最後戰勝日本的看法迥然不同。中、日兩國人民之間圍繞中日戰爭「認識差異」,鴻溝甚大,加藤嘉一提出「相互理解是未來更加健全和友好的基礎。寬容為本,和而不同,除此以外別無選擇。」(頁158)然而,加藤嘉一的說法可能適用於民主國家,對中國則不然。中國的青少年自小即受「愛國教育」的洗腦,中國政府絕對「有權力左右本國公民的歷史認識」,自幼給狼奶餵大的中國憤青,很難抹去這種根深柢固的「認知」;而日本教育刻意淡化不利本國的現代史,亦令日本年青一代對歷史事實認識不夠全面。雙方的鴻溝之大,恐怕一時難以逾越。
2012年5月,加藤嘉一在一個非正式場合(書店的簽名售書活動)中,因為南京大屠殺的問題,指出「當年在南京所發生的事情我始終不明白」(注意他只是說「不明白」),就被甘肅農業大學拒絕訪問。同年8月,據說加藤嘉一將暫別中國,前往美國開始新的生活。
在憤青於「保釣」示威時肆無忌憚破壞日式商店、日產汽車和日本政界每隔一段日子總不忘「參拜」靖國神社之間,如果中國人連這樣的一個現代日本「遣唐史」也排斥,實在令人惋惜。
〔本文所引頁數,見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5月初版〕
(轉載自http://www.facebook.com/kamtim.ling 2012年10月27日)
(M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